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
2021—2022学年阳光一小时大课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学校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努力增强学生体质。
二、活动目标
1、开展大课间活动,改革学校跑操,并优化跑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实现内容季节化。其中春秋季跑操5分钟+自编操5分钟、冬季跑操12分钟、夏季自编操等四项活动形式,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遇雨季、雾霾天气进行室内负重操。
2、通过大课间活动,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果。
3、通过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海燕 朱苓
副组长:王四宝 宋裕香 成华 周晓宏 越红东 姜学亮 蒋智勇
组员:所有中层、班主任、体育组教师
四、大课间体育活动督查领导和指导教师
高一年级:张子超张 健
高二年级:沈国民周 明 侯倩倩
高三年级:于冬 金 坚
国际部: 单向阳 陈启浩
五、实施内容与形式
(一)形式
“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每天上、下午第二节课下进行,总流程是先整体再分散,时间为25分钟,活动范围在校操场,活动线路延续原有的跑操路线。
(二)活动项目
慢跑、自编操、室内操,各校队专项训练(篮球、足球、啦啦操、田径),遇阴雨、雾霾天气进行室内操练习。
其中,夏季气温比较高,每天上下午大课间所有年级进行慢跑入场热身;三个年级进行自编操练习;进入秋季天气温度下降三个年级进行5分钟跑操和5分钟自编操;冬季跑操12分钟;春季5分钟跑操+5分钟自编操;遇雨季、雾霾天气进行室内负重操。
六、我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制约因素
1、课程设制方面,调整作息时间,在课程安排上给予时间保证。
2、师资方面,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的工作量增大,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3、学生方面原因,安全第一,兴趣调动、评价措施等。
4、家长方面原因,在目前追求分数的大背景下,家长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支持与理解有待提高认识。
七、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2、安全第一原则。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值周、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小,在校学生多,人均占地面积不足的特点,采取以年级为单位,室内、室外分组活动的形式。室外以学校快乐体育训练为主,群体竞赛为辅;室内以班级特色创建为主,室内游戏、室内体育活动为辅。
4、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
5、多样性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小,学生多的特点,大课间活动时选择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的练习,自编操、跳绳,竞赛训练类的活动,将特色、体育融为一体。
八、活动安全及注意事项
1、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 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3. 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 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5、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协助体育教师指导活动。
6、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负责值日的老师要认真巡视,并做好当天的活动记录。
7、班主任职责同等,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九、体育教师职责
(一)当日值班教师职责
1、为了整体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加学生跑操次数、时间,根据不同季节最大程度的加大跑操时间。任何人无权利随意剥夺整体学生大课间锻炼时间;当日值班教师需提前甄别天气、场地等因素提前和广播站放音乐老师确定大课间活动事宜。
2、统一指挥口令,进场口令;跑操口令;跑后评价;退场口令。注:为了不影响学生跑操过程听音乐节奏,教师尽量不发出声音。
3、值周教师在每天大课间开始前30分钟以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对天气(雾霾、阴雨、污染指数)、场地等客观因素提前做出预判能否进行大课间,如遇不能进行大课间情况应提前及时联系信息中心董老师或羊冰主任(学校音乐为电脑设置自动播放)。本人有事提前请人替换交接好工作职责。
4、每次大课间值周教师提前达到操场,当进场音乐响起,立马通过马克风提醒并督促学生整队集合进场;其他体育教师当进场音乐响起立马达到操场参与到学生进场的督促和管理中,各备课组长分别至所属年级进场楼梯口开始督促、管理,其他任课教师到所属班级跑操场地参与管理,直至跑操结束退场完毕;各运动队教练负责好大课间训练和管理工作。
(二)非值班体育教师职责
非当日值班体育教师准时出勤上下午大课间参与到负责年级的监督和管理;
协助值班教师对大课间进行管理,如遇突发情况及时补位。
十、班主任职责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标志桶等),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6、及时做好活动记录,随时接受各级督查。
7、参与到跑操和做操过程中管理,确保学生认真参加大课间活动。
十一、校体育领导小组及学生处职责
1、每天对学生的大课间活动质量进行全程管理、监控、评价及反馈。
2、每天对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各年级部、班主任等教师进行全程管理、监控、评价及反馈。
十二、突发性伤害事件处理办法
1、伤情发生后,在场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处理,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
2、联系校医到场检查学生情况。
3、伤害严重的当日值班教师必须立即疏散学生,防止发生二次伤害。并立即通知学校领导,及时送医院观察治疗或打120急救。
4、及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妥善做好沟通、安慰工作。
5、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十三 、活动保障
(一)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达成共识
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
(二)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
以将健康体育、特色活动、负重套餐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大课间活动制度”和“大课间活动评比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
(三)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全体教师紧密配合,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对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以上活动仅供参考,各班都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序地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欢的活动。
十四 、考核评价
1、评价考核由学生处组织学生会进行日常考核,并每天公布评比结果。
2、评分指标及细则
跑操竞赛评分标准由进退场、跑步节奏和步调、队伍紧凑度以及口令口号构成,10分为满分。其中,步调2分、节奏2分、紧凑感2分,步调整齐、匀速、节奏感强且队伍前后间距均匀6分(满分),步调基本整齐、匀速、有节奏感且队伍前后间距基本均匀5分,步调整齐、匀速且队伍前后间距基本均匀4分,低于以上标准4分以下;口令、口号积极、洪亮、整齐,声势浩大4分(满分,各年级部、班级自行创编8字口令、口号,在每次音乐1234口令结束开始喊),口令、口号积极、洪亮、整齐3分,口令、口号积极、较洪亮、整齐2分,有口令口号1分,无口令口号0分。
3、病假学生持班主任签字假条到操场集中走圈,避免学生以各种理由不参加跑操,也避免任课老师利用大课间时间对学习进行辅导。
附:几点说明:
1、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对本校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加强领导,平时经常检查督促,并组织有关活动方面的交流与评比,树立先进,带动全校,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涉及到每天学校校园值班,校级值班领导需每次带领值班中层深入、参与到上下午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活动中。
2、大课间活动期间,有关负责的教师在活动中要认真负责,要重点抓安全教育,坚持不做和杜绝有危险性的行为和动作,始终树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观点。要带领你所负责的学生,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活动,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202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