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附中30岁以下青年教师“相约星期三”培训活动在弘盛楼会议室如期开展。活动由成华副校长主持,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特级教师曹茂昌主任应邀出席。
此次活动主题为“新课标背景下发展性课堂评价的构建和策略”。曹茂昌主任首先以奥斯卡最佳短片《不一样的数学》导入,结合当下教育热点事件,引导青年教师们从不同角度理解评价的意义。其中从教育的角度看,视频揭示了当下评价面临的尴尬窘境,好的教育需要好的评价。被奖惩左右的功利化评价,使得学生缺乏努力的内在动力,也无法培养出幸福的人。
反思当下形成性评价的现状,曹主任指出我们应关注课程改革与评价改革。布鲁姆在《教育评价》中提到“评价的设计与实施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寻找与解释证据,让学生及其教师以此确定他们当前水平,他们需要追求的学习目标以及如何达到所要追求的学习目标的过程。”当下教育应关注发展性评价。
接着曹主任又以2019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说明》,提出高考命题导向素质教育和素养评价。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其中“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2019年1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发布,提出中考也将紧随高考步伐,尽快落实素质教育与素养评价。曹主任以语文学科、物理学科的评价实例,生动诠释了何为素养评价。
最后曹老师总结了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1.课堂教学评价要深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课堂教学评价要倡导多元化的视角。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课堂教学评价要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对话。
4.评价时要关注学生差异性。
5.课堂教学评价要综合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6.构建基于学生“学”视角的教师教学自我评价体系。
本次“相约星期三”培训活动,是青年教师们学习发展性课堂评价构建和策略的良好机会,发展性课堂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进步,更有助于教师成长!相信通过“相约星期三”的系列培训活动,能够让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岗位要求,真正落实校长室本学年提出的“把握‘四星’机遇,迎接‘三新’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