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氛围逐步提升,“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战略共识。教育科研工作不仅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教育科研是其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投入到教育科研工作中来,经学校研究决定,每两年开展一次“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评选,每年开展一次“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第一届“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评选工作拟于2020年12月进行,现根据《鼓楼区教科研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评选标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如下评选办法:
一、评选对象:
1.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以各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评选。
2.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在全校教师中进行评选。
二、评选标准:
(一)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1.教师参与率高
教研组能将教育教学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转化为课题进行研究,近两年来至少承担1项市级及以上集体课题或研究项目(包括教育教学规划课题、教研室课题、课程基地项目)。教师积极开展基于教学问题的实践研究。两年内,承担市级及以上集体课题或研究项目,以及市区个人课题研究的教师,超过本组教师数的30%,研究成效显著。
2.积极开展活动
教研组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市区开展的各项教科研活动,能主动为教师搭建科研经验交流和专业发展的平台,每年举办全校性的教科研专题活动不少于2次。近两年,承办过区级及以上教科研部门组织的活动,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3.制度完善,强化过程管理
教研组教科研管理制度完善。重视课题或项目的过程管理,切实规范课题申报、开题论证、过程实施、结题鉴定的流程。及时督促各级各类课题或项目做好资料的过程积累,档案管理完善,过程资料齐全。
4.善于总结,研究成果显著
教研组重视教师教学经验的有效提炼,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论文、案例叙事的评比。近两年来,本学科教学成绩突出,每年在区级及以上获奖人次超过本组教师数的50%。积极推荐教师科研成果、学科专业性论文在市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每年发表学术论文人次超过本组教师数的30%。
(二)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1.热爱教育事业和教育科研工作,秉持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以及浓厚的科研兴趣,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研究能力,能够将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2.善于凝聚人心,是学校科研团队的领头人或核心骨干,善于调动伙伴、团队的自主意识和潜能,能有效指导团队、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教师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3.能及时掌握教育教学的发展动态,具有问题意识,善于从学习与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4.近两年,作为课题主持人或核心组成员,至少开展1项市区级及以上集体课题研究,或承担市区个人课题的研究任务,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
5.近两年,至少有2篇文章在市级及以上评选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者有1篇文章在市级及以上教育刊物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
三、评选流程
1.自我申报
学校各学科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对照评选标准进行申报。
申报单位需提交“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申报表及佐证材料。各项佐证材料,须是近两年期间的,如:2019年1月-2020年12月。
申报个人需提交“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申报表和佐证材料。各项佐证材料,须是近一年期间的,如:2020年1月-2020年12月。
2.考核评定
各学科教研组申报“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的人数,不超过本组教师数的30%,其申报材料由学科教研组把关、审核和上报至学校教科室,由教科室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呈报学校审定。评审结果在学校公示,最后在学校教科研年会上颁发奖状。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教科室
2020年6月